春节假期第二天
在丰富多彩的新春文旅活动带动下
成都黄金周文旅消费加速复苏回暖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记者从成都市文广旅局获悉
全市A级旅游景区、文化场所
接待客流较去年春节同期和假期首日
均实现明显增长
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94.6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55.9%,较春节假期第一天环比增长137.3%;实现门票收入538.5万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68.5%,较春节假期第一天环比增长151.5%。全市图书馆、文化馆、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接待市民游客5.2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15.7%,较春节假期第一天环比增长149%。
传统民俗活动精彩纷呈
冰雪游、温泉游、民宿游持续火爆
“武侯祠成都大庙会”大年初一特别推出仿古祭祀文化活动,通过“献三牲九礼,祭拜武侯先贤”等传统祭祀仪式,祈福蜀地昌盛、迎接新年祥瑞,再现新春巴蜀传统民俗盛景和成都庙会烟火气息,吸引到市民游客8.3万人次逛庙会、迎新年。
↑游客在武侯祠参观
龙泉驿区洛带古镇开展“民俗闹新春·一起来过年”活动,推出客家山歌斗歌会、客家金龙舞盛世等10余个民俗活动,吸引市民游客10.3万人次。大邑县安仁古镇从正月初一开始举办“安仁新春庙会节”,让游客在观赏川西民俗文化表演中逛庙会、赏古镇,接待游客3.2万人次。
大邑县西岭雪山景区举办第23届南国国际冰雪节,满足广大冰雪爱好者的赏雪、滑雪、玩雪旅游体验需求,接待游客0.6万人次。春节期间,住民宿、泡温泉仍受到不少追求个性化、品质化文旅消费市民游客的青睐,都江堰市、彭州市、四川天府新区的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入住率超过80%,部分品质民宿甚至多日一房难求。
↑西岭雪山景区
春节假期,为丰富广大市民游客文化生活,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,全市文广旅系统围绕“演”“展”“惠”“游”“购”等主题,推出演出类、展览类、文旅节会类、基层文化惠民类等六大类超过400场活动。成都博物馆举办“无极—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藏品展”,满足观众多元化文化需求,接待市民游客超过0.8万人次。都江堰融创文旅城开启“烟火年年·中国年”主题活动并举办天府熊猫光影节,非遗国粹、舞龙舞狮、打铁花、花火巡游等一系列迎春活动热闹满园,烟火味十足,吸引到众多本外地游客打卡。
春节前两天
四川省743家A级旅游景区
门票收入超3906万
来自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据显示,截至1月22日15时,全省纳入统计的743家A级旅游景区,两天累计接待游客554.21万人次,实现门票收入3906.72万元。与2022 年同口径同比,分别累计增长17.91%和54.76%;与2019年同口径同比,分别恢复至61.15%和68.82%。当日接待游客362.86万人次、实现门票收入2627.89万元,与春节假期第一天相比,分别增长89.64%和105.49%。
全省15家开放的5A级旅游景区两日累计接待游客37.08万人次,实现门票收入830.49万元(当日接待游客27.93万人次,实现门票收入558.92万元),与2022年同口径同比,分别累计增长33.92%和60.88%,与2019年同口径同比,分别恢复至78.72%和91.78%。全省图书馆、文化馆、博物馆两天累计接待群众96.6万人次。
↑洛带古镇民俗活动 洛带古镇资料图
古镇游、周边游、近郊游,是今年春节假期前两天的鲜明特点。比如,洛带古镇接待游客10.3万人次,占据全省旅游景区榜首,街子古镇(6.26万人次)、黄龙溪古镇(5.8万人次)、阆中古城(4.5万人次)游客接待量均进入全省前十。
今年春节假期,线上文艺展演也成为丰富假日生活的一大亮点。文化和旅游厅推出“群芳竞秀·‘戏’迎新春”优秀文艺作品云端展演,为广大群众带来优质、高端的“云端文艺盛宴”。资阳市图书馆、文化馆推出“非遗过大年”线上展览,丰富群众春节体验。体现巴蜀文化风韵的2023川渝春晚网络话题反响热烈,累计阅读量4.2亿人次。
关键词: